別把老人帶娃當作義務勞動
2023-09-27 16:26:55 來源: 澎湃新聞 ? 澎湃評論
近日,廣安區(qū)人民法院判決廣安一老人子女向其支付8.25萬元的“帶孫費”,,在網上引發(fā)了相當?shù)年P注,。
不妨大致梳理下案情,孩子的父母因為在外務工無暇照顧孩子,于是和孩子的外婆簽訂了《協(xié)議書》。根據(jù)《協(xié)議書》,孩子父母每月給外婆生活費1000元,,帶娃的工資2000元。但是之后孩子父母一直沒有按協(xié)議支付,,外婆便起訴了孩子父母,。
法院的判決也很清楚,外婆對孫子無法定撫養(yǎng)義務,,而孩子父母怠于履行撫養(yǎng)義務,,因此應向外婆支付因日常照顧、看護孩子產生的必要費用,,于是便有了開頭提到的判決,。
當然,具體到這個案例里,,其中也有信息細節(jié)指向了這當中存在的家庭糾紛,,諸如疑似夫妻之間發(fā)生了離婚糾紛。但拋開這些細節(jié),,這個新聞引發(fā)熱議的原因是它指向了一個共性問題——老人到底有沒有帶娃的義務,?
“老人帶娃”一直被視為一種理所當然,不夸張地說,,這甚至成為了一種主流的帶娃模式,。人們傾向于用親情去美化這種模式,很多老人也愿意承擔享受天倫之樂的“代價”,。但人們應當正視一種現(xiàn)實:老人帶娃,,背后有著明確的經濟和時間成本;而從法律層面說,,他們也沒有承擔這種成本的義務,。
長輩之于孫輩,很多當然是“無悔付出”,,但人們沒必要神化這種關系,,或者試圖施加某種道德綁架。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千差萬別的,,如果有老人不愿意,,人們也應當理解并尊重。
在傳統(tǒng)的家庭模式里,,人們似乎羞于在親情之間“算賬”,,但從現(xiàn)代法治的角度來說,一味回避也是不現(xiàn)實的,,這畢竟容易產生矛盾,。而從目前的司法實踐來看,也是越來越傾向于對家庭勞動進行數(shù)字化換算,,用于解決當事人之間的實際糾紛,。
比如2021年10月,重慶也發(fā)布了一個典型案例,。一位全職媽媽起訴離婚,,并要求丈夫支付10萬元的家務勞動補償,最后法院支持了這個訴求,。
現(xiàn)如今,,“老人帶娃”的經濟補償訴求也得到了法院支持,這些案例都有指導性的意義,,也是促使社會端正認知:人們應當認識家庭成員的勞動付出是有經濟價值的,,不宜心安理得地接受,而是應當予以充分的認可。
不僅如此,,還應注意到案例當事人的無奈,,比如孩子父母是因為在外務工無暇照顧孩子,才交由老人的,;而在傳統(tǒng)的“老人帶娃”模式,,其實相當多的成本都是家庭內部消化了,而沒有被納入社會養(yǎng)娃成本的認知框架里,。
老人帶娃看似是家庭成員互助,,其實背后都有著可量化的經濟付出。而一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,,養(yǎng)孩的經濟成本就會以可視化的形式表現(xiàn)出來,,比如父母需要請保姆或送去專門的幼托機構。
所以,,這起家庭內部的糾紛,,也應當引發(fā)我們的思考,整個社會都不能把老人帶娃看作理所當然,。相關部門在出臺各項鼓勵生育的措施時,,也應當把這部分的成本計算進去??傊?,把生養(yǎng)孩子的每一個細節(jié)都考慮到,并算清楚其中的價值,,才是我們合理評估生育成本并制定公共政策的起點,。